在台灣民間信仰中,媽祖尊稱天上聖母,為人人皆知,保佑出外人平安,而黑面三媽如其名,有著黝黑的外表,神像威風凜凜、局高臨下看著眾生,但媽祖為一統稱,時常有人無法分辨,其實分為不同神明!
相傳黑面三媽為其分身,原名陳靜娘,是大媽親欽滴血的靈子、修法有成的仙女,帶有使命下凡救濟百姓;而大甲鎮瀾宮有「大媽鎮殿,二媽吃便,三媽愛人扛,四媽閹尻川」一言,每尊媽祖各司其職,鎮殿媽留守廟中,其他媽祖則隨職務不同而分,其中的三媽稱為副爐媽,為擔任進香的媽祖,喜愛受信徒扛轎前往進香,台灣俗諺也有:「大媽鎮殿、二媽吃便、三媽出戰」之說。
為何三媽尊容為黑色呢?民間一樣有不同說法,有人認為是信眾香火鼎盛而燻黑、也有人說黑面媽祖為除煞捉妖、性格兇悍,無論如何,三媽猶如關聖帝君般正氣凜然,也在民間創造不少神蹟故事,恆春陳家就為一例子。
恆春陳家是做果菜起家,黑面三媽已陪伴陳家逾30年,最早黑面三媽一直安放在新港奉天宮,因為一個託夢來與陳家結緣,也從嘉義到恆春坐鎮,近三十年的陪伴讓陳家無論事業與家庭均平安順利,而恆春陳家也非常感念黑面三媽的鼎力相助,本次更回新港奉天宮招軍請火。
在台灣民間信仰中,招軍請火一義,就如同招兵買馬般,招軍為招募神明旁兵將替神尊效勞、請火則是向祖廟神明祈願,加強對其子廟的神力,祈求闔家平安,均是非常隆重的宗教儀式,最後再過爐,讓香火縈繞,獲得眾神明的護佑。
常有信徒言: 「阮是媽祖的囝仔」媽祖的慈悲為懷、是信徒的心靈寄託,每當走訪到各廟宇時,不禁肅然起敬,耳邊響起的傳統音樂更訴說著一段媽祖渡海來台、乘風破浪的故事,而這樣的信仰,更是台灣的文化瑰寶!
新港奉天宮
嘉義縣新港鄉新民路53號
民俗信仰請勿盡信